第290章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0章

 

“娘子,这个力道合适吗?要不要再轻一点?”

“合适,再往下一点,那里也酸得很。”

“你这两天都没怎么吃东西,难免体力不济,一会儿我让忠保给你送上好的燕窝来。”

“别,我不需要那么好的体力,一会儿按完腰,恳请陛下让微臣独自在床上歇一歇。”

吴依把“独自”二字说得咬牙切齿,从新婚之夜到现在,除了上厕所,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这张大床上。

新婚情浓,秦越总在与她亲近和克制与她亲近的心之间徘徊,但这种徘徊往往并不会持续太久,她稍微翻个身发出点动静,或者无意间说了句什么话都能成为他的兴奋剂,折腾得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在床上挺尸。

“娘子,这才新婚第二日,你就厌倦了?”

“我的心并没有厌倦,但我的身体已经疲倦至极,还请夫君怜惜。”

吴依说完便自顾自闭上了眼睛 ,她是真的累了,虽然她没怎么以动,但就是非常非常地累,其中原理,她与秦越已经探讨了两日,仍是没能弄得明白。

许是因为女子本就体能较差吧。

秦越温柔地为她拢了锦被,披衣下床,去门口传了燕窝。

忠保在门口站了两天,自然是清楚里面发生的一切,为秦越开心之余也为吴依担忧,每半个时辰就让人备了燕窝送来的。

“陛下,您血气方刚,年少气盛,但,但也要节制,不可,不可太过放纵。”

秦越接过食盒便要转身回房,忠保没有撒手,硬着头皮说:“太妃娘娘说,来日方长,让陛下不要将皇后娘娘累得太狠了,后们便要临朝,当好好歇息,多多补充体力才是。”

秦越的脸沉了下来:“太妃娘娘她老人家怎知这比翼宫里发生的事?”

忠保缩了缩脖子,这就是有多个主子的坏处了,谁也得罪不起,夹在中间着实难办。

“太妃娘娘想来是闲得很,你把秦无忧带到御书房,把他关进去,后日再放出来。”

“是。”

吴依听到他们的对话,在心里为秦无忧默默点了蜡,这可真是神仙斗法,小民遭殃啊。

秦越到了她跟前,声音又变得柔情似水:“来,先吃点东西再睡,不然睡不踏实。”

“你何苦把无忧关到御书房?他还那么小。”

“正是因为他小,需要人照看,太妃娘娘把心思放到他身上,就不会关心我们的事了。”

......

两日后,帝后大婚之后第一次上朝。

吴依与秦越相携去到大殿,第一次立于高台,受文武百官朝贺。

高台之上没有另设座椅,秦越直接拉着她坐到了龙椅之上。

“以后,这大幽江山,你我共掌。”

文武百官跪拜完站起来之后,看到眼前这一幕既觉得惊讶,又觉得在情理之中。

右相的才华加上皇后的身份,吴白衣的确有那个资格与秦越并座龙椅。

这一日,仍是有许多事情要议。

“臣有奏。”吏部尚书走出队列,“各位女官已经按皇后示下安排至各部,派了专人带着,不日便能上手各项差事;之前新入各部的官员也都能够独挡一面,指派何人去往大承,还请陛下、皇后示下。”

秦越看向吴依,示意由她先说,吴依明白,这是要让她在百官心中立下威信。

“大承各处的官员都需替换大半,各部的掌职之人必须出自大幽京都。本宫的意思是,京都各部择一处事严谨、有手段有威望的老臣过去接手各部差事,老臣家眷可选择是否跟随;另,过去的普通官员优先考虑需要锻炼的年轻人,未婚的排在最前。”

“待大承那边一切事务有了章法,京都这边可安排官员过去轮换,便以三年为期吧。”

这样做,一方面可以解了官员们的思乡之情,也可以避免有心之人在当地培养自己的势力,成为土皇帝 。

秦越满意点头,骄傲又自豪地说:“一切,便如皇后所言,吏部尽早将官员名册呈上来。”

“臣,遵旨。”

吏部尚书回了位置,户部徐长意又站了出来:“沿海运来交换粮银的海货,数目比约定的少了三成,理由是受天气影响,收成不好。此事未经证实,请陛下、皇后定夺。”

又是沿海,秦越和吴依的眉头不约而同地皱了起来。

自从不再给他们白白拔款,让他们拿海货来换粮银之后,沿海的官员没有一次爽快的,不是说天气不好交不出那么多东西,就是说天高路远,东西运过来会折损大半,欠下的东西越来越多,看样子是想当老赖了。

“未经证实,那便去证实,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。”吴依冷冷一笑,“沿海离京都最远,许是圣意难达,需要有人走近了去说。”

“皇后娘娘的意思是?”

“本宫的意思是,派人过去看看,顺便也教教他们什么是为人臣子该有的本分。”

大殿里立刻窃窃私语起来,从先帝登基开始,京都中就再也没有派人去过沿海了,只是每五年让沿海官员入京述职

说是述职倒不如说是卖惨哭穷,那些官员只要顶着黝黑的皮肤诉说着沿海的海浪多,田地少,出海多风险,百姓过得苦,先帝便会赐下不少粮银,无一次例外

之前皇后娘娘还是臣子的时候,就提出要沿海以物换物,如今又提出派人去了解实情,看来,对沿海是相当重视啊

秦越自然明白吴依所想,沉声问道:“各位爱卿可有自荐去沿海考察民情的?”

内陆的人鲜少有去过沿海的,更何况是这些官员。

事情与自己无关时没什么感觉,如今要派人去那里,人人脑中都想起了沿海官员的哭诉。

那里,可是个苦地方,与京都的繁华相比,相去甚远。

众人犹疑着没有开口,这在吴依的意料之中,能上得大殿的,官职和年纪都不小,他们已经在京都扎根多年,也没有年轻人的斗志,自是不太愿意去的。

吴依淡然道:“此事不急,烦请各位大人通传下去,也问问那些没能上殿的人,他们是否有意愿。若有意,直接递折子到宫门处便是。”


    (http://www.jyshuba.com/book/FIC0AE-290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jyshuba.com
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