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俩上车之后,户部和兵马司的人都纷纷扼腕叹息,吴大人怕是捱不过今晚了。
户部的官员们说的是:
“我就说,他太过张狂,就算是今日立了功,也不该在陛下面前那般放肆。”
“正是,他这是恃宠而骄了吧。”
兵马司的人则说的是:
“吴大人实乃性情中人,若是真被陛下砍了,着实可惜。”
“就他那吃饭的样子,一看就是我们的同路人,五殿下,你进宫为吴大人求求情吧。”
秦钰则是一脸的高深莫测:“且待明日再看。”
“吴大人能见到明日的太阳吗?”
吴依觉得自己怕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。
因为秦越一直绷着脸,马车里的气压越来越低,沉闷得让她喘不过气。
吴依最讨厌这种气氛了,让她想起高三时的班主任,全是压力。
“陛,陛下,您有话不妨直说。”
最终还是她来打破沉寂的空气,主要是怕自己在砍头之前被活活憋死。
“吴卿甚是大胆。”
“没,没有......”
“在你吴白衣心中,可有君臣之礼,上下之序?”
自然是没有的。
吴依委屈地抿起嘴唇,二十一世纪里,她所在的国家,当官的都是公仆,她这样的百姓是公仆的服务对象,而且官越大越是平易近人,她都习惯了二十几年,到了这里一时不适应也挺正常。
只是这事儿没办法跟秦越说。
“谁让你下车吃饭不叫我?”吴依只得把心中所想合盘托出,以真诚示人。
“平日里在御书房,你坐着,我站着,一整天站下来,脚都肿了。”
“好不容易能休沐一天,还要跟着你出巡,又是爬山又是动脑子,我小腿都抽筋了,又累又饿......”
吴依越说越委屈,这是什么人间疾苦,每天高压生活,她都能忍,但是不让她吃饭,就是不能忍。
“民以食为天,天大地大吃饭最大,我被香气弄醒的时候,你已经下去吃饭了,都没有叫我,我能不生气难过嘛?”
她几乎是哭着说完最后一句,眼泪刷地流下来,弄得秦越措手不及。
吴白衣居然也会哭?
还是因为饿肚子这种小事?
他几乎要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。
对面身形瘦削的茶博士哭得眼眶泛红、委屈巴巴,而且他今天刚立了大功,解决了一整个村子的用水问题......
罢了罢了。
“你,别哭了。”秦越生疏地解释,“我见你睡得熟,才没叫你。”
大食盒还被吴依抱在胸前,她的哭声顿了顿,然后变得小声了些。
“臣,臣没想到,冒犯了陛下,请陛下恕罪。”
理智回笼,吴依自知理亏,慢慢控制住哭声,却打起了哭嗝,很难让两人回到君臣议话的严肃氛围。
“吴卿摔到头之后,似乎就爱哭了许多。”
“臣,臣控制不住。”
“你今日帮助百姓有功,本该赏你,可你刚刚言行无状,功过相抵......”
“臣明白,只要陛下不砍微臣的头就行。”
“吴卿为何这般想?”
吴依泪眼朦胧地看过去,微瘪着嘴,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总想杀我。
马车在宫门口便停下了,周正已经等在那里。
吴依提着食盒换了辆车,毫无形象地瘫倒在自家马车里。
这一天,过得可真是充实而刺激。
她累了。
“大人,听说其他大人今日沐休,你是挪到了明日吗?”
想得美。
吴依有气无力地回答:“别想了,明日还是一早唤我。”
她今天只能算是个加班,没听说过加班之后会另外安排休息日的。
她这样的小虾米,何时才能熬出头啊。
殊不知,今日她的所作所为,已经通过几数张嘴巴,成为了京中传奇。
不少官员都拿她作为反面教材,对子孙后辈进行教导。
做人千万不能学吴百衣,得宠亦不能张狂,有功也不能自傲,否则便是自寻死路。
这可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,京中官员子弟们只得乖乖听训,对吴白衣这号人物恨之入骨。
因为他,城中不许跑马了。
也因为他,晚饭后还要被叫到书房听训。
这吴白衣到底何许人也?陛下对他到底是爱是恨?
这一次他惹怒了陛下,希望他能被陛下早早砍头,免得影响自己的生活。
跟着秦越出巡的几个户部官员把吴白衣的张狂劲说得有鼻子有眼,秦越面沉如水的样子也是一看就清楚的生了怒。
吴白衣,惨矣。
隔日上朝,百官三五成群地往议政的大殿里赶,交头接耳的话题中心还是吴白衣。
“也不知陛下会如何处置吴白衣?”
“上次祭典陛下似乎就想杀他,这次怕是凶多吉少。”
“听说他昨日极为张狂,陛下定是要杀一儆百,否则如何维护帝王威严?”
“那他便是陛下斩杀的第一个臣子,要青史留名了。”
......
众臣议论纷纷的吴依已经到了御书房,一眼便看到了御案旁边一丈处放着把太师椅,上面还铺着厚厚的垫子,一看就知道柔软又舒服。
忠保带着笑对他说:“陛下念吴大人常站辛劳,特赐软座。”
“给我的?”吴依立刻走过去坐下,感受着柔软的触感,嘴巴咧到了耳根,“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。”
秦越在她心中的形象立刻高大不少。
投之以桃,报之以李,她一定要为秦越做点什么才行。
在御书房转了一圈儿,似乎处处的设置都恰到好处,并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。
沮丧地坐在椅子上,她想起昨日的水井似乎并没有被百姓所熟知,念着秦越一心为民,便走到御案后拿起笔,写写画画起来。
一刻钟后,忠保捧着薄薄的两张纸送到了朝堂之上。
秦越打眼一看,正是水井的挖掘方法和注意事项,旁边还配了图。
下面一张,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图形,下方标注着“水车”二字,旁边写明了用途及制作方法。
秦越唤出工部尚书,让小太监将两张图纸递过去。
“这是有利民生的好东西,工部制造出来之后,便可在整个大幽推广。”
“臣,遵旨。”
工部尚书一眼便看出其中精妙,捧着图纸爱不释手,赞叹道:“此物甚是精妙,不知是何人所作?”
秦越莫名带上一丝骄傲:“是茶博士吴白衣,他心系民生,总有奇思妙想,实乃我大幽之福。”
此言一出,朝堂上为之一静。
吴白衣,居然非但没被砍头,还被陛下夸赞了?!
(http://www.jyshuba.com/book/FIC0AE-34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jyshub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