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警电话打进市局时,夜语正在解剖室处理那枚缝合针徽章。技术科的紫外线灯将徽章照得通体发绿,背面 “冰与血的轮回” 几个字像活过来的虫子,在金属表面扭曲蠕动。
“城南区丽景花园,有人在绿化带捡到个风筝。” 老周的声音在听筒里发颤,背景音混着警笛的尖啸,“那风筝…… 是用人皮做的,还在滴血。”
解剖刀从指间滑落,在瓷砖上弹起刺耳的响。夜语盯着徽章上拼接的裂缝,突然想起圣彼得堡收藏室里那些被剥制的蝴蝶标本 —— 展翅板上的钢针总是从蝶翼最脆弱的翅脉穿过,就像此刻电话里传来的风声,正从人皮风筝的破洞钻进钻出。
丽景花园的警戒线外围满了居民,手机闪光灯在晨雾里此起彼伏,将空中飘荡的风筝照得惨白。那东西被挂在梧桐树最高的枝桠上,西肢舒展成诡异的十字形,腹部的皮肤被剖开个菱形的洞,风灌进去时发出呜呜的响,像有人在高空哭泣。
“初步判断是一家三口。” 法医小李摘下手套干呕起来,指缝里还沾着点黄白色的皮下脂肪,“风筝线穿过锁骨的洞眼,打结方式和三年前连环剥皮案的手法一致,但这次更…… 更精细。”
夜语踩着消防梯爬上树,军靴踩断枯枝的脆响惊飞了一群乌鸦。他凑近风筝时,闻到福尔马林混着松节油的气味 —— 这是鞣制皮革的常用配方,和他用来保存标本的溶液成分完全相同。风筝的 “脸颊” 部位还残留着半片眼睑,睫毛上的霜花在朝阳下融化,顺着皮肤的褶皱滑成细小的血珠。
突然起了阵大风。风筝在枝头剧烈摇晃,腹部的破洞里甩出团暗红色的东西,啪嗒落在夜语脚边 —— 是团纠结的肠子,末端还挂着块没消化完的玉米。他想起圣彼得堡冰柜里那些被掏空的脏器,防腐液里漂浮的肠管也总是这样打着诡异的结。
“夜队!屋里发现这个!” 老周在三楼窗口挥手,手里举着个证物袋。袋子里的蓝闪蝶标本正在晨光里闪烁,翅膀上的磷粉和初中生失踪案现场的粉末成分完全一致,蝶翅背面用红漆画着缝合针符号,针尖首指窗外的人皮风筝。
主卧的天花板在滴血。夜语抬头看见吊灯的水晶坠子上缠着头发,每根发丝都被仔细编成麻花辫,末端系着枚生锈的缝合针。梳妆台上的全家福照片被泡在血泊里,照片里的一家三口正对着镜头微笑,他们的脸在血水里模糊成三个黑洞,刚好和人皮风筝脸上的洞眼位置完全重合。
衣柜里的西装还挂得整整齐齐,每件衬衫的领口都别着蓝闪蝶形状的领针。夜语翻到第三件衬衫时,发现袖口沾着点银灰色的粉末 —— 和他收藏的那对亚马逊蓝闪蝶翅膀上的磷粉成分完全相同。最里面的西装口袋里藏着个金属盒,打开的瞬间,十二根指骨在晨光里泛着冷光,每根指骨的关节处都钻了小孔,穿成串像挂在圣诞树的铃铛。
技术科的检测报告在中午送抵办公室。夜语盯着人皮组织的 DNA 图谱,突然抓起车钥匙冲向解剖室 —— 图谱上的基因序列和圣彼得堡带回的指骨标本存在交叉匹配,尤其是第三对染色体上的异常标记,像枚盖在血缘证书上的血色印章。
解剖室的紫外线灯突然开始闪烁。夜语看着缝合针徽章在灯光下忽明忽暗,拼接处的裂缝里渗出淡绿色的液体,在金属台面上漫延成个微型的缝合针符号。窗外的风卷着梧桐叶拍打玻璃,发出的声响像有人在用指甲挠门,他突然想起那个穿黑风衣的男人说过的话 ——“我们是在创造完美的作品”。
当暮色漫进解剖室时,夜语将三枚证物并排摆在台上:拼接的缝合针徽章、蓝闪蝶标本、还有从人皮风筝上剪下的一小块皮肤。紫外线灯的照射下,三样东西同时亮起相同的绿色荧光,在桌面上连成道诡异的弧线,像条正在蜕皮的蛇。
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惊得他攥紧解剖刀。门口站着个穿快递服的男人,手里举着个保温箱:“圣彼得堡寄来的到付件,收件人…… 夜语。”
保温箱打开的瞬间,福尔马林的气味汹涌而出。里面躺着只蓝闪蝶标本,翅膀上的磷粉在黑暗中闪烁,翅脉间用金线绣着行小字:“下一个风筝,缺个漂亮的翅膀。”
(http://www.jyshuba.com/book/HIFHA0-14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jyshub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