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社区实践:老巷里的失踪案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章 社区实践:老巷里的失踪案

 

三月的清木大学春风和煦,公安学院的实践课表上多了一项新内容——"社区警务蹲点"。叶阳跟着导师张教授来到西西胡同,这里是典型的老城区,青砖灰瓦的院墙爬满藤蔓,电线杆上晾着褪色的床单,空气中飘着炸酱面和煤炉混合的气味。

"小叶子,这是你第一次接触基层。"张教授拍了拍他的肩,"社区民警的工作不是破大案,是把每件小事解决在萌芽里。"

叶阳点点头,目光扫过胡同口的老槐树。树底下坐着个戴草帽的老大爷,正用蒲扇赶苍蝇——那是他蹲守的"情报点"。前世他在江州当片警时,也总在这类地方听老百姓唠嗑,套情报。

"王奶奶家的孙子乐乐又闹着要找妈妈了。"老大爷突然开口,蒲扇指向斜对面的红门,"这孩子父母离婚,跟着奶奶住,最近总说看见妈妈在巷子里。"

叶阳心里一动。前世他也处理过类似的儿童走失案,很多孩子所谓的"见妈妈"其实是被绑架的前兆——人贩子会先通过孩子的亲属套话,掌握家庭信息。

"张教授,我想去王奶奶家看看。"叶阳说。

王奶奶家的门虚掩着,屋里飘着中药味。七十岁的老太太正坐在床边织毛衣,床头的照片墙上贴着乐乐的照片:虎头虎脑的小男孩,穿着蓝白条纹的秋裤。

"奶奶,乐乐今天又跑出去了?"叶阳蹲下来,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。

王奶奶抹了把眼泪:"这孩子,从上周开始就说看见他妈妈。昨天半夜我起夜,发现他不见了,床头留了张纸条......"她从枕头底下摸出张皱巴巴的纸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:"奶奶,妈妈在巷口的便利店等我。"

叶阳的瞳孔缩了缩。便利店在西西胡同东口,离这里有三百米。他调出手机地图,发现便利店后门有条小巷,两侧是围墙,平时少有人走——这是前世他当片警时摸过的"儿童走失高发路线"。

"奶奶,您先别急。"叶阳站起来,"我带乐乐去找妈妈。"他从口袋里摸出张白纸,"您把乐乐的特征写清楚,我让同学去调监控。"

王奶奶哆哆嗦嗦写下:"乐乐身高1米2,穿蓝色棉服,左耳朵后面有颗小痣。"

叶阳立刻给陈默发消息:"查西西胡同东口便利店后门监控,找穿蓝棉服的小男孩,左耳后有痣。"又给周阳发了定位:"带俩同学去巷子里找,注意安全。"

半小时后,陈默的电话打进来:"监控显示乐乐进了便利店,但没出来。店员说他跟着个穿米色大衣的女人走了,女人说带他找妈妈。"

"米色大衣。"叶阳皱眉,前世他见过太多类似的绑架案,人贩子总爱穿普通衣服降低警惕。他调出胡同的监控,发现一辆银色轿车在便利店门口停过,车牌被泥糊住了。

"张教授,可能需要联系交通队查车牌。"他对电话那头的导师说。

下午三点,周阳的电话打了进来:"找到乐乐了!在东西环的物流园,跟个穿米色大衣的女人在一起。我们的人己经控制住那女人了。"

叶阳松了口气,跟着张教授赶到物流园。乐乐正蹲在货车后面玩石子,看见王奶奶立刻扑过去:"奶奶,阿姨说要带我去看妈妈,可妈妈不在。"

穿米色大衣的女人被按在地上,哭嚎着:"我就是他妈妈的同事!孩子说想妈妈,我就带他来找......"

"同事?"叶阳蹲下来,盯着女人的脸——左眼皮上有颗痣,和乐乐照片里的"妈妈"朋友圈自拍位置一模一样。"阿姨,您微信里存着乐乐妈妈的照片吧?"

女人的脸色瞬间惨白。陈默举着手机走过来,屏幕上是女人的朋友圈:半小时前刚发了张乐乐的照片,配文"帮同事接孩子"。

"带走。"张教授对保安说,转头对叶阳竖起大拇指,"小叶子,你这观察力,比很多老民警都强。"

回去的路上,王奶奶攥着叶阳的手不肯放:"小伙子,奶奶给你煮饺子,你一定要来啊。"

夏微微不知何时站在胡同口,抱着保温杯笑:"我就说你会回来,煮饺子可不能少了醋。"她晃了晃手里的玻璃罐,"我爸说,法医也要懂点生活常识。"

叶阳接过醋罐,突然想起前世李莹也是这样"巧合"地出现,却总带着算计。而夏微微的关心,像春天的阳光,晒得人心里暖融融的。

"走,去我家。"他对夏微微说,"我妈寄了腊肠,咱们煮饺子配腊肠。"

王奶奶在身后喊:"小叶子,记得带醋啊!"


    (http://www.jyshuba.com/book/HIFHAI-9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jyshuba.com
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