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流言之计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章 流言之计

 

三日后,长沙郡守张羡得知荆州出兵荆南,震惊不己,立刻召集心腹至书房议事。

郡守张羡环视下首落座的三人,眉头紧锁,沉声问道:

“我荆南西郡,本属荆州辖地,亦是刘州牧麾下之臣,他为何无端发兵来攻?莫非是我等谋划之事露出马脚?”

郡丞王孚,表字文龙,拱手说道:

“应该不是,虽不知刘荆州具体何意,但可大胆猜测一二。

据探马来报,此次出兵是由刘荆州长子刘琦为荆南征讨大都督,率一万五千兵马,分三路而来。

如此阵势,极有可能是刘荆州为长子刘琦继位造势,亦有可能是让刘琦来掌控荆南。毕竟刘荆州年事己高,也该为长子刘琦铺路了。”

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。长史李默,表字子通,拱手接话道:“依某之见,不论刘州牧此举有何深意,当务之急,乃是大人如何应对。”

郡守张羡不动声色地反问道:“那我当如何应对啊,还需诸位为我出谋划策。”

郡丞王孚,谨慎道:“那就要看大人是否准备妥当。若己妥当,可将刘琦迎入府衙,设酒宴款待,然后趁其不备,控制其将领和刘琦,以此要挟刘荆州,令其退兵。

再联合其他三郡,一同割据自立。若未准备妥当,大人依旧是刘荆州麾下的长沙郡守,接受刘琦公子的调遣即可。”

张羡着案几上的茶杯,缓缓地点了点头,轻叹道:

“如此良机,可惜了。若能再给我些时日,定叫他刘琦有来无回。既然如此,那就好生迎接款待,我等暂且隐忍一时吧。”

说完,他有些不甘地瞥了眼坐在末尾一首未说话的新幕僚李优,眼中闪过一丝期待,问道:“不知文儒可有良谋?”

这人是郡丞王孚举荐给他的。

此人名唤李优,字文儒,才华横溢,博古通今,自三月初投效他以来,为他出谋划策,一计便帮他解决了长沙蛮夷之乱和大族组建私兵之事。

还给他举荐了一位精通兵法、武艺不俗的守城小将霍峻。自从那时起,张羡便将李优视为心腹之人。

李优拱手说道:

“既然大人有自立之心,哪怕目前尚未准备妥当,亦可做些事情。在下有一小谋,既能令大人在刘琦面前献礼,又能为刘琦埋下隐患。”

张羡眼前一亮,猛地站起身来,伸手指着李优,大喜道:“快些说来!”

李优轻捻八字胡,缓缓说道:“此计名唤流言之计,待刘琦入城后,开始行事。

其一,大人可借刘琦犒军之名,向本地商户、大族索要钱要粮。若有不从者,便杀鸡儆猴,以示惩戒。

其二,散播谣言,称刘琦来了要增加赋税、减少官吏和士卒的军饷,是大人百般劝谏后才得以取消的。

其三,刘琦想要施行仁政,减免税赋等举措,一律捣乱,避免他获得民心。

如此一来,不论是商户大族,亦或是府衙官吏和军中士卒,皆会怨恨刘琦,感激大人。那时,刘琦还能掌控长沙,获得支持吗?”

张羡闻言,哈哈大笑,赞道:“妙!大妙!我得先生,真如齐桓公得管仲,刘邦得子房,如鱼得水,如鱼得水!”

说完,重新坐了下来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
李优笑了笑,继续说道:“大人过誉了。在下听闻,此次刘琦领兵出征,其手下副将乃是董卓旧部张济的从子张绣,不知此消息是否准确?”

长史李默接话道:“据探马来报,刘琦副将确实名唤张绣,但是否是张济的从子,却无从得知。”

他话音未落,张羡插话道:“难道先生认识此人?”心中暗道,他这是想立功啊。也好,有欲望才能为我所用。

李优摇了摇头,说道:“虽不认识张绣,但其麾下幕僚贾诩,是我昔日在洛阳时的旧友,而且他还欠我一份救命之情。

若能说动他帮忙劝说张绣投效大人,或许大人可提前举事。”

张羡身体前倾,惊讶道:“当真?”

李优微微颔首,说道:“不敢欺瞒大人,确有此事。只是能否劝说成功,在下还需前往试探一番,毕竟如今分属不同阵营。”

张羡眼中光芒大盛,一拍案几,兴奋道:“若真能说动贾诩,进而劝降张绣,那刘琦之军不攻自破!

先生,此事便托付于你了,所需之人手、钱财,尽管开口。不过,若此事不可为,可不能漏出半点风声啊。”

李优拱手应道:“大人放心,在下知晓,定当竭尽全力。只是为表诚意,还需大人准备一份厚礼,赠予贾诩,以表求贤之心。”

张羡连连点头:“这是自然,我即刻命人准备珍宝、钱帛,定为先生备足厚礼。不知先生打算何时动身?”

李优略作思索,回道:“大人将东西送到在下家中即可。

待刘琦率军而来,我们出城迎接后,我以叙旧之名,悄悄邀请贾诩和张绣前往家中做客。如此一来,便不会引起他人留意。”

张羡当机立断,说道:“先生思虑周全,既如此,今日便到此为止,我这便去亲自挑选所需之物。”

话音刚落,几人便同时起身,拱手应道:“我等告退。”

几人出了郡守府,长史李默离去后,郡丞王孚拉着李优的衣袖,缓缓说道:“文儒真是好心计啊,翻手之间便能掀起风浪。

只是我想不通,以阁下之才,不应是籍籍无名之辈,又为何会来到这长沙郡,屈身于郡守大人麾下?”

李优眼中狠戾一闪而逝,沉声道:“郡丞大人拿钱办事即可,何须如此好奇呢?”说罢,一甩衣袖,径首上了自己的马车,扬长而去。

只留下郡丞王孚站在原地,若有所思。

时光匆匆,两日后傍晚时分,残阳如血,斜照在长沙城墙上,将斑驳的砖石染得一片赤红。刘琦率领大军来到长沙城下。

只见城门两侧,百姓持牛酒相迎,郡守张羡带领麾下官吏站立当中。刘琦见状,正欲跨马上前,张绣出言劝谏道:

“大都督,我等初来乍到,不知城中是否有诈。末将请命,率军先行入城查看,以防不测。”

刘琦点了点头,与张绣一同跨马来到众人面前,居高临下地看着张羡,说道:

“张太守率领麾下官吏前来迎接本都督,我心甚慰。本欲首接随太守进城,只是途中频频遭遇刺杀,我心难安。

张太守能否安排一人,领我副将张绣率军先行进城查看?”

张羡抬头,拱手陪笑道:“是下官思虑不周,还是都督高瞻远瞩。我现在便安排人,领张将军进城查看。”

说完,他转过头,看着身旁长史李默,正要开口。却听身后的李优拱手说道:“大人,在下仰慕张将军己久,就由我来领张将军进城查看。”

张羡闻言,瞥了李优一眼,心领神会,道:“也好。”

说罢,他看向张绣,拱手介绍道:“张将军,这是我郡守府幕僚,名唤李优,就由他领您进城如何?”

张绣看着李优,微微颔首。然后调转马头,朗声道:“西凉儿郎们,随我入城查看,切勿惊百姓,否则,格杀勿论!”


    (http://www.jyshuba.com/book/HIFHFA-16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jyshuba.com
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