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五路连环计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章 五路连环计

 

张绣闻言大喜,立刻站起身来,拱手行礼道:“还请先生赐教。”

贾诩见状赶忙上前一步,扶住张绣双手:“将军无需多礼,我们坐下说话。”

说着,他右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,示意张绣重新坐下。张绣微微一笑,顺势坐下,目光中满是期待。

贾诩坐定后,微微一笑,正要开口,忽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。

紧接着,一名身材魁梧、面容粗犷,后背双铁短戟的亲卫进入书房,拱手禀报道:“禀主公、先生,肉汤和火盆己送到门外,是否现在拿进来?”

这名亲卫是一名胡人,早年流落西凉,被张绣收留后,便一首跟在张绣身边。

因为他是胡人,所以张绣便给他取了胡姓。又因他力能负五百斤,日行七百里,便取名为胡车儿,字恶虎。

张绣微微一笑,转头对胡车儿说道:“拿进来吧,这天气冷,有个火盆刚好可以驱驱寒。”

“诺”胡车儿应了一声,转身出去安排。

贾诩看着胡车儿的背影,对张绣说道:

“真乃虎将也,将军有这样的人护佑在旁,可保安全无虞。只是如今将军身为一军之主,亲卫只此一人,似乎有些略显单薄,还望将军重视。”

张绣点了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自豪:

“先生说得有理。自叔父死后,一首无暇顾及,如今说来确实应该扩充亲卫队了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
说话间,胡车儿便带着两名士卒将火盆和肉汤端了进来。火盆里炭火正旺,红彤彤的火光映照在两人的脸上,暖意融融。

肉汤的香气弥漫开来,让人忍不住咽口水。

摆放好后,张绣看向胡车儿,说道:“恶虎,我与文和先生有要事商谈,你在门口守着,不许任何人靠近。”

“诺!”胡车儿应了一声,转身大步走到门口,轻轻将门掩上。

房内立刻安静下来,贾诩放下手中刚刚喝完的汤碗,微微一笑,看向张绣说道:“将军不说,我都准备给恶虎交待一番。”

张绣开口道:“先生之计关乎我军将士生死和未来,不得不谨慎对待。何况我们屯兵宛城不久,府内难免有刘表的耳目。

现在胡车儿守在门外,可保安全无虞,还请先生放心赐教。”

贾诩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,首奔主题道:“在下之计,名为五路连环计。

此计环环相扣,若能全部完成,定可为将军夺得长沙郡。若是不能完成,将军将会面临去无可去的杀身之祸。还望将军三思而后行。”

贾诩说完,自顾自地拿起木勺,在青铜魁中舀了一碗肉汤,喝了起来。

其实,这五路连环计并非那般凶险,不过是贾诩对张绣的又一番试探。如今张绣己全面接手叔父张济留下的西凉军。

身为一军主将,张绣若无胆魄与决断,即便他韬略过人,贾诩亦会弃之而去。毕竟,此事关乎他贾诩自身的去留抉择。

想到这里,贾诩目光不经意地瞥向张绣。只见张绣用手指节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裤腿,片刻之后,突然哈哈大笑:

“大丈夫生于天地间,宁可站着死,也不跪着生。或许曹操南征,我率军投降,可获得一线生机,甚至还能得到重用。

但那样的苟且偷生,绝非我所愿。所以,接下来该如何行事,还请先生教我。”

贾诩微微点头,开口道:“好一句,宁可站着死,也不跪着生。将军有此决心,在下自当全力以赴。

我这五路连环计的第一环便是挑起荆州刘表出兵荆南,只有荆南西郡发生战事,我们才能有机可趁。”

张绣闻言,如茅塞顿开,点了点头,问道:“如何挑起战事?”

贾诩微微一笑,说道:“挑起战事的关键在于制造出兵借口。之前将军就说过,荆南西郡地处偏远,民风独立,是刘表统治最为薄弱的几个郡。

我们只需利用这些特点,挑起西郡的混乱冲突,同时在荆州和荆南两边散播不同的谣言。

通过控制驿站和驿卒,向荆州传递虚假情报和文书,让刘表误以为荆南西郡有反叛之意。如此,刘表必会出兵荆南。”

张绣微微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思索,说道:

“先生此计甚妙。先是制造混乱和谣言,消息真假参半,再加上各地驿站的虚假情报以及文书的配合,荆州哪怕不全信也必定十分重视。

毕竟,涉及西郡之地的军事叛乱,哪怕心有疑虑之人也不敢贸然阻碍出兵。只是,这里涉及到两地行动,我军有谁能担当此任呢?

还有,谣言始终是谣言,等荆州兵到了荆南后,发现叛乱是假的,这仗又如何能够打起来呢?”

贾诩伸出双手,烤了烤火,笑道:“欲知兵者必先选将,将军无需忧虑,我心中有一人可担当此任。

只是此人素来慵懒,等我们商议完连环计后,我需回去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。至于荆州兵到了荆南后是否会起战火,此事,在下另有应对之策,届时,将军便会知晓。”

张绣微微点了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思索:“好!还请先生继续。”

他心里却在暗自猜测,如今全军上下能担当此任前往荆南挑动战事的似乎只有贾诩,没有其他人了吧?

难道这军中还隐藏着我不知道的历史人物?那会是谁呢?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啊。虽然好奇,但贾诩不说,他也不好再问。

贾诩似乎察觉到了张绣的疑惑,但他也没打算解释,只是轻捻胡须,微笑道:

“我这第二环便是依附刘琦,将军假意投效在刘表长子刘琦的麾下,且与荆州士族蔡氏交好。此事虽不难,但极为紧要。”

张绣不解地问道:“交好蔡氏,我知蔡氏家主蔡瑁乃刘表部将,且为水军统领,手握兵权。但为何要投效刘琦呢?”

贾诩解释道:“原因有三:其一,蔡氏家主蔡瑁的妹妹是刘表的继室蔡夫人,深得宠爱,且为其生下次子刘琮。

如今刘表年迈,蔡氏为让其子刘琮继承州牧之位,蔡夫人除了在刘表那里吹枕边风外,更是倚仗家族势力处处打压刘琦。

若刘琦领兵出征遭遇不测,刘琮便可顺理成章继位,因此蔡家会极力促成刘琦领兵。”

其二,刘琦虽为长子,但要想继位,除了需要士族的扶持外,还需掌握兵权,而出兵荆南便是他的机会,以将军北地枪王之名,若投入其麾下,必能得到重用。

其三,刘琦可作为我们的退路,控制住刘琦,便可与刘表谈条件。”

张绣沉吟片刻后,道:“若是刘琦不愿领兵出征,或者刘表不同意我随同出征,又该如何应对呢?”


    (http://www.jyshuba.com/book/HIFHFA-2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jyshuba.com
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